现在在成都买个房子,动不动就排到绕城外。
都说二手房价格高,新房和二手房的价差高达上万,大家都去扑新房了,但是你知不知道,就在天府大道、紧挨天府五街的一片区域内,有些二手房的价格甚至还不到1万?
有图有真相:
最近有个亲戚想买房,让局长推荐一下,不了解行情的亲戚还提了个要求:不需要摇号就要在城南买到1万以内的房子。
这真心让人为难,要知道堂堂仁寿县视高镇的新房都已经上万了。
不过同事听说后,给了个建议:“天府新区有这样的房子,而且不在视高、眉山这些擦边的地方,就在天府五街附近,它的名字叫:华阳。”
这么好的地方,想在成都置业的肯定都会跳起脚去看,局长也不例外。况且早在年,成都房地产市场刚刚有点苗头的时候,就有人建议局长买华阳的房子,当时就七八千了,怎么现在二手房才1万?必须去看看真假。
这样的房子存在吗?真的存在!
一万以下的也并不罕见,而且是多层、几乎没什么公摊,甚至还有赠送,房龄也不算太高,十年左右。
中介说,这边的小学、初中、高中都有,而且全部公立,周围菜市场、大型超市一应俱全,生活成本很低,交通也挺方便,地铁5号线明年就开通,骑小黄车不到10分钟就赶到5号线。
局长看了看周边的房子,虽然不算新,但全是多层,要用1万一平米买到成都的多层,真的是天上掉馅饼啊!要知道1公里之隔的天府五街,二手房在链家上的报价全部超过2万,甚至2万5!
不过,正当局长要掏出手机告诉亲戚这个价值至少万的喜讯时,旁边另一位看房子的老阿姨说了一句话,让局长有些警觉:
“我们这边的公交车跟你们成都不一样,不能用次卡,转车都要重新交2块……”
公交卡是否能用次卡这是次要的,重要的是:我们这里跟你们成都不一样……跟你们成都不一样……
你这是要告诉局长:才走了米,已经不在成都了?
一不小心,这个老阿姨似乎就泄漏了天机。
再看看周围的建筑和商业,突然有种幡然醒悟的感觉:街道两旁只有两三层的矮楼、个体户老板翘着脚、一副爱来不来的表情等生意、到处都播放着“快来看、快来选”的复读机式广告,感觉突然回到了十来岁时生活的小县城。
走路10分钟,仿佛就穿越了10年,这里的一切都不一样了:道路狭窄了,空气慵懒了,人闲适了,到处是火三轮,横亘在道路低空的天线,以及“5”字开头的、不能用次卡的公交车。
所有这些元素都在不知不觉拖慢你的脚步。
在寸土寸金的城南,怎会有如此一个神奇的存在?可能是我进入了一个“假城南”吧。
我想我一定是对华阳有什么“误解”。
为了搞清楚这个误解,局长狠狠地扒光了华阳的历史:原来老阿姨的“你们成都”是非常自然的说法,因为很早以前华阳和成都就是两个不同的城市。
大家自古以来把界限划得很清楚。
早在唐贞观十七年,成都县东部就被划出,另设华阳县。从那时起,成都县与华阳县就是成都府的两个首县,感觉是平起平坐的两个大哥。
搞笑的是,华阳还比成都要胖好几圈。
成都设市之前成都县华阳县界对照图
很长时间里,“一府两县”的格局都相对固定,那时候的华阳有多大?以暑袜街、青石桥一线为界,街心以东属华阳县,包括今天的成华区、锦江区、龙泉驿区和双流县中和街道等区域;街心以西属于成都府,包括今天的青羊区、金牛区和武侯区等区域。
那时候的华阳可比成都大多了,所以老华阳人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成都人。
这样的观念有一个谚语可以佐证:“成都到华阳,县过县(线过线)”,形容在只有不足米的空间,实现了从一个县到另一个县的时空跨越。
“线”在四川方言里有“规矩、规则”的意思,说明两县相隔很近,但各有各的规矩。
清代也有文史资料记载:“正府街、成都府,成都华阳两衙署,喊冤递状一通鼓”,意思是相邻两街,三座衙相连,在一处击堂鼓,三处都能听到。
曾经老华阳的丁字路口现在已成为摩尔
年后,为躲避日本袭击,华阳县开始了漂泊的历史,县署先后迁牛市口、东琉璃场、中和乡、中兴场,区域也不断缩小。直到年,华阳县被并入双流县。
一个人终身要找自己的归属感,一座城亦如此。
并入双流县后的华阳被称为中兴镇
不过稳定的生活不到40年,华阳的辖地不断减少,先后划入了桂溪街道、中和街道,上述街道又成为高新区辖地。
年7月,以元华路以东的华阳街道正式由天府新区直管区管理和服务,年元华路以西又成立了双流协和街道。
总体来看,华阳县从成都府耀眼的郭县变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一个街道,面积也从曾经的0多平方公里逐渐减少到38.5平方公里。
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胖纸减肥成功的经典案例。
注:协和街道已于年成立,图片来自成都向上
图中蓝色部分为目前华阳街道管辖范围
按理说,划归到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,并且作为政务中心,对于华阳来说是更好的归宿,但最近一个新规划,又让老华阳人心凉了半截。
据说是剑南大道BRT目前已更改方案,只到大源,不到华阳了。这篇文章的结论是:华阳人民又悲剧了。不少华阳人直言受到了歧视。
不过,在一座城市的规划建设进程中,确实存在一条深刻的“鄙视链”,早期的“西贵南富东穷北乱”都成老梗了,就不说了。
一个新梗是,有网友在看了成都的地铁规划后,总结了一条催人泪下的惊世名言:成都地铁向东规划到日本,向西规划到哈萨克斯坦,向南规划到澳大利亚,向北建设到升仙湖。
套用以前鄙视住北门的人的那句话,谁叫你住北门呢,知事局想对华阳人民表示一下安慰:谁叫你是华阳人!
它现在就是地图上一个无解的bug区域。
如果把天府大道看成是一根烧烤架,市中心和兴隆湖分别是两端,作为烧烤架的中间部位,肯定是火烧火燎烤得最凶的。
华阳教育
局长:天府新区关于教育的规划非常好,年前就要建成40所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,四七九中都有,华阳人简直太幸福了!
天府新区教育规划图
老华阳:那些都是领办学校,除了幼儿园,其他6所都是领办,只签了6年的领办合同。而且什么四七九哦,全是私立学校,你读得起吗?这么说的话还有金苹果锦城一中呢,10万一年。能读的公立学校其实就是原来的乡镇学校。
局长:年开始,不是成都市教育局发布新规,天府新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,已经纳入包括五城区、成都高新区的同一范畴了吗?
老华阳:要乡镇学校毕业的学生跟主城区、高新区去比,教学质量能比吗?七中给天府新区的名额总共有多少你知道吗?不给你说,反正太少。
以前在双流的时候,最鼎盛时期,双流有三所国重(国家级重点中学):双流中学、棠湖中学、中和中学,而且当时因为是双流学生,录取分数比其他区的学生低20分,现在能上的最好的就是华阳中学,只能算二流中等学校。
是否真如老华阳所说,龙江路、泡桐树、石笋街小学都是领办?天府四七九中全部是私立?局长跟天府新区确认了下,社会事业部说三所小学的确是领办的,时间也只有6年。天府七中是“新政策办的”,但是收费标准不是公立,一年学费3万2,加上其他收费一年4万多。
四中和九中目前性质不太确定,还没有开始招生。
据媒体报道,天府四中“实行新的办学体制,建立健全现代法人治理体系,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,大胆推行投、建、管、办、评分离的新机制”,这么说来也是私立学校了,学费并未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