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后减肥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解读了不起的我1一本了不起的改变之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能根治么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jzkbdfyy/150423/4613578.html

我对给我带来帮助的书籍作者,怀揣着莫大的感激与尊敬,对陈海贤老师当然也是如此,我郑重的将他的收费音频课程《自我发展心理学》推荐给每一位同学。

各位同学,一个多星期不见,我回来了。今天开始我们要一起解读的这本书叫做《了不起的我》,作者陈海贤。它是去年,豆瓣评分最高的10本图书之一,年度畅销书。《精进》的作者采铜,在豆瓣上评论说:“这么多年我看了这么多书,只有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,它应该被翻译成种文字,让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看一看,我们这个纷乱和矛盾重重的世界太需要这样一本书了。

尽管他们两个是好朋友,有商业互吹的嫌疑,但我完全认可采铜的评价,这本书配得上全部的称赞。去年我从国企辞职,辞职之后哪里有什么天高鸟飞,海阔鱼跃的洒脱,反而是惶惶不可终日的不安与焦虑。尽管我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,也明确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,并愿意承担选择之后可能的代价,但是之前为期10年的职业生涯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惯性,熟悉环境和应对世界方式的突然转变都令我相当的不舒服。

而在这个时候《了不起的我》就成了我人生的解药。

遇见了不起的自己

这本书脱胎于陈海贤的付费音频课程《自我发展心理学》。他把心理学中那些最有实用价值的工具调取出来,帮读者完成向更好自己的转变,关键词是“改变”。

我们总是期待着一些主动的改变,比如说想减肥,想换个工作,想换一种与人相处的方式或者是开启或结束一段关系。每个人肯定都曾经无数次的起心动念想要改变,但我们也深刻的知道改变有多难。

而这本书就是教我们使用心理学的工具,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步步的完成自我的突破。书名叫做《了不起的我》,这是在提醒,当我们身处逆境苦苦支撑的时候,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潜能。

有些人轻而易举的就能获得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一切,但这并不是了不起,而只是幸运。更多的人,他们的每一点收获都要依靠自己的努力,他们不断的解决自我发展道路上的重重难题,让自己越变越好,这种了不起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。

作者陈海贤是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,拥有13年心理咨询经验,他帮助了无数的人,发展自我,超越自我。稍微关心一点心理学的同学,都一定见到过陈海贤的笔名“动机在杭州”。之前我们聊过的《被讨厌的勇气》就是陈海贤做的序。那本书应该算是我之前解读的所有书中,好评度最高的一本了,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,而陈海贤也延续了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思想,《被讨厌的勇气》没听过的同学在等我更新的时候,可以先去听一听。

我和你身边的普通朋友没有任何区别,从青春的叛逆中走来,在职场里手足无措,拘泥于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,我也曾活在别人的评价和期待里,争强好胜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,我一直也都在学习怎么当好一个孩子,丈夫和父亲,面对生活中的变故与转折,我也彷徨不前,焦虑万分。而曾经疗愈过我的力量,我想对你也一样会有效。

这本书会帮助我们,在不远的未来,看到一个了不起的自己。

改变,我们一直有得选

改变有多难?即便是心脏病重症患者,医生告诉他们,如果你再不改变个人生活习惯,你必死无疑,后果都严重到这样的地步,可也只有七分之一的人会真正的改变,而其余的绝大多数难道是不想活了吗?当然不是,他们也知道要改变,却做不到。

改变之路的第一步,是要把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。告诉自己:关于改变,我们其实一直都有得选。

我们总是会把问题归结于难以控制的环境,充满敌意的社会,世界的不公平和自己的家庭与过去。与其说这些是无法改变的原因,不如说是我们逃避改变的借口,我们不愿意承担改变的责任。因为当我们把原因归结于外部因素的时候,就坦然的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,我们就可以把责任都推卸出去。作为一个受害者哭喊着抱怨,总比承认自己有选择扛起责任容易得多。

比如说,我现在正在从事一份不喜欢的工作,但是我没办法啊,因为我要养活自己,我没得选。而这个想法的正确表述其实是:“我不愿意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冒险,所以我现在忍受着不喜欢的工作。”仅此而已。

改变当然不是容易的事情,迈出第一步,承认自己有选择,承担起改变的责任都需要莫大的勇气。恕我直言,绝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这份勇气,这也是很多同学都在回避的问题。不是么?

话说阿德勒的咨询室里,一直放着一根三面柱,一面写着“我很可怜”,另一面这些“别人很可恶”,最后一面这些“怎么办?”每次有来访者,他都拿出这根三面柱问:“同学,你想聊什么?”

大象与骑象人

在改变的过程中,我们经常都讨厌自己,比方说拖延,却改不了。这个时候我们还会责怪自己不够努力,意志力薄弱。

而事实上,我们的躯体里真的有两个自我,一个是感性,另一个是理性。而这二者的关系就像是大象与骑象人。看起来理性是骑在感性这头大象的背上,手里握着缰绳指挥着大象的行动。事实上,骑象人的力量很小,一旦大象不听招呼,它根本就无能为力。

感性大象有一个特点,就是它承认我们曾经切实体会过的经验的好处,而不认理智构建的未来的好处。

比方说,我们理智知道,早睡早起,精神更好;不拖延,效率更高;控制饮食,保持锻炼,身体更好,这些都是我们理智构建的未来的好处。而睡懒觉被窝的温暖,打游戏的快感,胡吃海塞的享受这些是切实感受过的经验的好处。所以很明显,当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,骑象人虽然想要未来的好处,可大象自然而然的就去追求经验的好处了。

想要改变,我们用强硬手段是拗不过大象的,需要掌握说服大象的技巧。改变的本质其实是创造新经验,得到新的反馈,让大象尝到好处,然后再通过不断的强化,用新的经验替代旧经验,进而变成新的习惯。

重新理解舒适区

旧经验总是根深蒂固,因为有一个机制叫做心理舒适区。我们常说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,才能精进。什么是舒适区?不就是舒服安逸的环境吗?其实并不是。

电影《肖申克的救赎》里面有一个例子,一名老犯人在监狱里被关押了50年,而当他刑满释放的时候他却选择了自杀,为什么?监狱里舒适吗?当然不啊,但这里却是他的心理舒适区。

舒适区不是什么舒服和安逸,而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。所谓走出舒适区,就是改变这个应对方式。

舒适区会给我们一种很安全的控制感,我们的应对方式,大部分都是用来应对自己的焦虑情绪的,而越是感受到威胁和焦虑,就越是抓住自己过去的应对方式不放。走出舒适区,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这个以往都行之有效的应对焦虑的工具。

举个例子,话说有一对恋人,异地恋6年之后结婚了,之前丈夫一直在国外深造,现在回到了上海工作,而妻子也从自己的城市来到了上海。可问题发生了,妻子开始不断的纠结,一开始纠结自己的工作,但慢慢发现其实来到上海的发展要更好,后来又纠结丈夫会不会跟自己离婚,可其实他们两的关系很好。

最后,陈海贤聊到了妻子的成长经历。原来她从小就和父母聚少离多,她常常在家里等父母,可以也经常都等不回来,这塑造了她一种很特殊的应对方式,就是不对关系抱有希望,随时准备过一个人的生活。这让她习惯于两地分居,因为这样的生活他最熟悉,最有控制感和安全感。

这就是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:人并不是根据现在的生活去选择应对方式,而是会根据熟悉的应对方式来构建现在的生活。

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就好办了,夫妻二人一同努力给妻子重建了关系中的安全感。妻子最后说“陈老师,不止是感情,以前任何好东西,无论是工作、荣誉还是生活,我都不敢要,即便得到了也因为觉得不是我的而感到不安,现在我不再这么想了。”

检验假设

为了达成行为的改变,陈海贤为我们提供了4个技巧,我们分别来看。

首先是检验假设。任何难以发生的改变,背后都存在着阻碍着改变的基本假设。我们内心一定在这样想,如果我这样做了,那么就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。用“如果……就……”的句型,很容易找到这个基本假设。然后我们去检验这个假设,通过不一样的尝试获得新经验,达成改变。

举个例子,女孩刚到一家公司工作,她总是表现的非常积极阳光,但是有些用力过猛,会讲笑话逗大家开心,对每个人的情绪都很敏感。一旦周围同事有人不开心,她就会反省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,所以他当然很累,很想改变。

她的内心中有一个重要假设,如果我不表现的积极乐观,那我在团队中就没有价值,别人就不喜欢我。

陈海贤帮他设计了一个假设检测,让女孩每周1、3、5按照原来一样表现得很阳光,也关心别人的情绪。每周2、4只专注自己的事情,别的完全不管,然后观察周围同事的变化。

一段时间过去了,女孩发现团队的心情并没有因为她的改变而有任何的变化,她甚至去问了一个相熟的同事,人家一点都没有察觉到她在做测试。

可见她之前这么努力的表现,觉得这很重要,可以别人根本就不在乎这件事情,同事们也并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决定是不是喜欢她。通过这次假设检验,她内心的重大假设被推翻了,自然也就放下了负担,不再把积极阳光当做必须的任务,改变达成。

我们在自己工作生活中,肯定也受困于许多这样的重要假设,不妨去检验一下,之前对你来说无比重要,必须要做的事情,很可能对其他人而言都是无关紧要的。放松点,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必这么紧张。

小步子原理

第二个技巧,小步子原理。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,获得小小的成功,通过小成功积累经验的好处,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。

把一个巨大的改变放在眼前是会吓坏大象的,我们要先让大象迈出一小步,收获每一次小步的正向反馈。这个技巧看似简单,却很有威力。

有一个叫做“嗜酒者互戒协会”的组织,它可能是全世界在帮助人们改变这件事情上做的最成功的组织了。创始人原本是一个酒鬼,戒酒成功之后创办了这个组织,虽然他已经去世50多年,但是这个协会不断的在帮助更多的人,现在已经有多达0万人在那里成功戒酒。

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?就是小步子原理。我去到那里寻求帮助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自己已经失控了,我对于酒精无能为力,然后把目光聚焦到我能控制的事情上,他们设立一次一天的目标,我不做戒酒的承诺,我只承诺今天24小时不喝酒就好了,24小时之后那又是明天的事情。就是这个一次一天的四字箴言竟然成功帮助了这么多的人。

小步子原理不是一个让我们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,它只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行动的策略。重点不在未来的结果,而在眼前的行动。努力去控制我们所能控制的,接纳自己所不能控制的。

如果我们需要有一个最终能够成功的承诺,才能去启动一件事情,那这也就意味着无法迈出第一步了,因为除了骗子和传销组织之外,还有谁能够给我们这样的承诺呢?小步子原理的核心就是让我们专注于当下,无法控制的结果不需要我们去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